據近日業內消息,抖音與淘寶簽訂了70億的年度框架協議,60億元廣告,10億元傭金。電商部門的考核指標是GMV導向,簽訂GMV總目標是400億規模。而快手介入拼多多,淘寶等各個平臺,考核指標是用戶滿意度,試圖創建一個服務于用戶的短視頻電商生態。
6月25日下午,抖音方面回應稱,“我們與淘寶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但文中提及的數據不實。”雖然抖音回應數據有偏差,但是并未否認該事件的存在。
而快手也是動作頻繁,有相關人士稱它近日從多家互聯網公司挖來產品負責人,任職重要崗位,曾在騰訊手Q與微信任職過的王建偉目前已成為快手產品社區負責人,此外微博商業產品部原負責人也已加盟快手負責電商業務。
短視頻平臺與電商巨頭之間的關系可謂是千絲萬縷,有業內人士透露:2018年快手直播實現營收400多億,其中頭部電商的直播間營收達到200多億。快手平臺直播前三排名3基本上都是電商。一代抖音電商紅人,憑借賣口紅“打敗”馬云的男人李佳琦,美妝博主赤木剛憲等,主要靠短視頻算法在抖音賣貨。
剛剛過去的618大促已落下帷幕,電商巨頭們上半年的大戰暫時告一段落。在他們發布成績單里,看到有這樣的描述:
今年的618大促,淘寶直播引導成交130億。僅在6月1日的預熱環節中,淘寶主播薇婭直播一個半小時,成交額突破6200萬,李佳琦則在3分鐘內賣出了5000單資生堂紅腰子,銷售額超600萬。
京東放的大招是格外重視短視頻平臺的流量入口,與快手平臺合作由快手達人來賣貨,老鐵們可以直接在快手小店點擊購物鏈接,進入京東App完成交易。以小程序方式接入抖音,用戶在抖音看到感興趣的商品后,可進入小程序購買。
京東公布618期間累計下單金額達2015億元,較去年的1592億增長26.6%。在實物商品消費持續增長同時,618期間整體服務類商品成交額比平時增長了73%,90%核心品牌發布新品及反向定制商品下單金額同比增長289%,這其中,快手老鐵是今年貢獻京東618GMV的“生力軍”之一。
與上一年的電商大促相比,今年618短視頻電商玩法整體力度更大,市場需求也更旺盛,包括阿里、京東,拼多多在內的電商平臺都在618期間接入了短視頻平臺,把短視頻和視頻直播當做主要的流量獲取媒介實現引流。
經歷了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后,傳統電商的發展模式觸到了天花板。QuestMobile發布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全景生態流量洞察報告》顯示,國內互聯網流量紅利已然枯竭。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4月,中國移動互聯網月活躍用戶規模達到11.36億,同比增速達3.1%。需要強調的是,這是2018年以來首次出現連續兩個月環比下跌。QuestMobile分析認為,流量爭奪將持續白熱化,對于電商來說如何解決獲客成了難題。
電商平臺不遺余力的造節,平臺與平臺之間除了要應對競爭,更多的關心的是流量持續獲取。這種形勢下,要如何破解瓶頸困局?
根據極光大數據《2019年Q1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從休閑娛樂app用戶使用時長的內部占比來看,短視頻和在線視頻類app是最大的時間殺手,二者內部占比分別為36.4%和32.2%,其中短視頻的占比增幅最大,同比增長65.5%。短視頻對新增網民的拉動作用最為明顯,新增網民對網絡視聽應用的使用率中,短視頻使用率高達53.2%,高于綜合視頻、網絡直播、網絡音樂。
用戶的注意力已經遷徙到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和直播的企業上,電商巨頭為了獲取用戶自然需要做出改變。36氪研究院6月12日發布的2019《短視頻平臺用戶調研報告》稱,短視頻平臺中有73%的用戶是青年人,與網民群體有著較大的重合,其中小鎮青年用戶占比高達49%。三線及以下城市的用戶數量已經超過了5成,而下沉市場正是電商巨頭一直在發力的地方。
有超過半數的用戶認為短視頻會影響和改變他們的消費行為,在對平臺出現的產品信息態度上,46%的受訪者選擇會相信,短視頻平臺的營銷潛能有很大的挖掘空間。
電商巨頭都在想方設法的通過各種渠道、平臺來獲取更多的流量,一切能夠為平臺導流的流量平臺都會是它們的合作伙伴。一定程度上來看,這也是電商平臺在進入增量市場后的各種應對之策,但無論是跟什么樣的平臺合作,采取什么樣的導流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挖掘新的流量。
短視頻變現是整個行業人士所面臨的“痛點”。根據字節跳動提供的數據顯示,47.9%的短視頻內容團隊不能盈利,30.25%的內容團隊略有盈余,平臺補貼是多數內容方的最大收入來源。大部分短視頻創業的內容方都過的比較艱難,短視頻行業也有了頭部效應的趨勢:20%的頭部掙走了80%的錢,80%的基本不盈利甚至虧損。
短視頻平臺與電商平臺相比有自己的優勢,同時也存在競爭關系。
2018年7月,蘇寧上線短視頻購物平臺“頭號買家”;2018年9月,淘寶推出了生活消費短視頻“鹿刻”APP,隨后,淘寶旗下的“愛逛街”改名“哇哦視頻”;2019年京東將抖音以小程序的方式接入京東商城,各大電商巨頭均已悄悄在短視頻布局。
按照目前的運營情況來說,這類APP 短視頻流量比不上抖音和快手,電商購物又比不上淘寶京東天貓這樣的平臺,對于阿里、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短視頻、直播帶貨的效率并沒有廣告位、鉆展、直通車這類強。但是阿里還是布局了淘寶內的直播、短視頻,目的是不下牌桌,一旦這個領域成氣候,可以快速上馬。所以抖音快手對于電商巨頭平臺來說,目前更像是流量收割的工具。
從2018年至今,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在電商領域的布局越來越深入。
抖音電商帶貨以平臺的達人為主,主要方式是拍攝短視頻,這種二類電商的弊端也相當明顯,帶貨商品單一。此前引發爭議的“抖音天價烤蝦”事件也暴露了字節跳動在二類電商中流程不完善的問題。
從4月開始抖音上線了多款以品牌為主的電商小程序,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支持裂變分享,小程序可以分享到抖音好友,微信和QQ同樣也能分享。二是在小程序里內置了用戶帶貨功能,當用戶進入小程序之后點擊拍抖音功能,拍攝的抖音視頻就會帶上商品的售賣鏈接。
上線電商小程序之后,抖音在自建電商的道路上更進一步。抖音如今已跟各大互聯網平臺達成合作。在上線“小米商城”“小米有品”等小程序之前,抖音就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而攜程、美團也已相繼將酒店預定入口放入抖音。618購物節期間,抖音與電商平臺京東達成戰略合作,抖音在電商領域正在逐步走向開放。
據相關消息,抖音很快就會推出自己的小程序開放平臺,可以預見,未來會有更多的品牌以小程序的方式進入抖音。從抖音上線電商小程序就可以窺見抖音對于電商的野心,并不僅僅局限于“中介”身份,而是想要打造自己的電商生態閉環。
與抖音相比,快手目前或許并沒有自建電商的打算。在電商探索方式上,快手更是早早就瞄準了電商直播,在快手的京東618戰報中:6月14日到19日期間,66位快手頂級紅人進行直播,總計有超過2500萬人次觀看直播,平均每分鐘購買過萬元的京東商品。在一個個驚人數據傳出之后,各大品牌、公會以及個體賣家主動尋求跟快手上粉絲百萬起步的網紅KOL合作,以快手直播的方式為其帶貨。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經說過,“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并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對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的”。電商巨頭,商家、網紅……各路人馬紛紛開始涌進短視頻電商的風口,對流量的渴求將短視頻平臺在整個電商產業鏈中的地位急速抬升,但這或許僅僅只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