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作者:Ashley,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我們所處的時代,音樂空前的繁榮,有 3500 萬首授權歌手,數十萬音樂人,短視頻行業和流媒體音樂平臺受眾分別都超過了 6 億,如果要做音樂,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期。” 11 月 23 日,快手聯合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及全民K歌,發布了“音樂燎原計劃”,加碼布局音樂生態。
華語樂壇歷經唱片時代、網絡音樂時代,進入了短視頻傳播時代。處在行業前沿的快手,更注重音樂與短視頻的深度耦合,滿足用戶的視聽需求。自 2018 年推出“快手音樂人計劃”之后,平臺持續布局音樂業務,線下舉辦了“快手音樂人之夜”演唱會,線上啟動“快手好聲音”鼓勵音樂人自由創作和表達。
這一次,快手又重拳出擊,聯合四大平臺的“音樂燎原計劃”,讓擁有龐大用戶群體的短視頻頭部平臺和流媒體播放平臺深度交流,打破界限,進一步豐富音樂行業生態。
在發布會現場,快手音樂業務負責人袁帥表達了對音樂燎原計劃的期冀:重新打造和融合出一個唱、聽、看、演各環節完整的音樂生態。
五大平臺集成億萬資源,是快手在音樂業務方面的新動向,也是短視頻+流媒體平臺強強聯合完善音樂產業鏈的一次有意義的嘗試。
音樂“火種”,遍布快手
據CSM媒介研究發布《2018- 2019 短視頻用戶價值研究報告》:包括短視頻、網絡視頻、電視、網絡直播四種渠道中,短視頻用戶的“平均接觸時間更長”,達到52.4%。
在快手,每天有 20 萬個“音樂現場”開唱。
《天蓬大元帥》《我要變好看》《山楂樹之戀》《興風作浪》……從古風歌曲到流行音樂,種類豐富。“記錄世界,記錄你。”為平凡人提供舞臺,讓愛音樂的普通人成為原創音樂人,快手以其鮮活而真實的面貌、多元而包容的態度獲得了認可,音樂屬性也愈發鮮明。
“音樂是對整個主站生態的加持,優質音樂可以拉動短視頻的生產和消費。我們音樂業務的主要目的也是去加持整個主站生態,讓快手的老鐵們有更多好的歌可以去用。他們用這些音樂拍短視頻,玩各種創意,這些短視頻隨著音樂又產生更多的消費。”
商業生態方面,平臺變現方式也越來越多元。除了一般的品牌推廣,知識付費也初見成效。知識付費音樂課程總收入超過 200 萬。而雙十一期間,音樂主播 3 小時的帶貨,成交金額為 2000 多萬。
數字背后折射出平臺巨大的發展潛力。龐大的用戶群體、強大的粉絲粘性,都是平臺的優勢壁壘。眾多音樂主播、原創音樂人,是快手站內的音樂“火種”。
自 2016 年起,快手音樂人異軍突起,在平臺內部積累了大量粉絲,部分也走向了主流音樂市場。值得注意的是,平臺與這些音樂主播之間并不僅是單向的賦能,而是共同成長的。
以曲肖冰為例,作為552. 7 萬粉絲的快手頭部音樂主播,她目前已經由音樂人轉型成為MCN機構創始者。在接受鏡像娛樂(ID:jingxiangyule)采訪時,曲肖冰也表示未來將培養新的音樂主播,推向快手平臺。
為挖掘和扶持更多優秀音樂人,快手相繼推出了“快手音樂人計劃”和“音樂燎原計劃”,持續布局音樂生態。
快手音悅臺負責人魏玉龍將剛剛結束的“快手好聲音”總結為一場“超過 1 億用戶參與的全民音樂狂歡”。短短 7 天的時間內,活動征集了 50 多萬作品,播放量超過 8 億,并且點贊、播放的數字還在不斷攀升。期間音樂人漲粉超過 1000 萬,單個音樂人在活動中最多漲粉超過 50 萬。
挖掘出優質音樂人之后,幫助更多音樂人出圈,讓好聽的音樂如星火燎原被全國甚至全世界聽見,是快手的下一步,也是“音樂燎原計劃”的初衷。
站內“冷啟動”,站外“熱聚變”
根據《 2019 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 2018 年,我國音樂產業總規模達到3747. 95 億元人民幣,其中,數字音樂發展勢頭強勁,產業規模達到612. 42 億。國內音樂市場空前繁榮,數字音樂市場規模急速飆升,但仍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其一,音樂人獲取收益機會少。行業內80%的音樂人所創作的作品沒有聽眾,30%人沒有收益。
其二,歌曲曝光出圈機會少。55%的音樂人在 2018 年一整年內僅有一場演出,只有20%的原創音樂人發布了超 2 張專輯。
快手要做的,就是改變這種流量和收益都集中在頭部的生態。對于音樂人的扶持,始于站內的“冷啟動”,終于站外的“熱聚變”。
作為短視頻賽道的頭號玩家,快手注重音樂的分層效應,同時擁有強大的私域流量和公平普惠的分發機制,在低成本的情況下可能產生爆款效應。值得關注的是,自 2018 年 1 月至今,快手站內歌曲的長尾效應愈發顯著。中長尾部的歌曲、不同形態的音樂被播放和使用的頻次大大增加。
基于此,平臺能夠對中腰部音樂人進行流量分配,給草根歌手一個機會,讓原創音樂獲得曝光量,將原創音樂人推向福斯視野。
本年度快手音樂人生產的熱歌中,原創音樂人張澤希的《那個女孩》被 700 多萬短視頻使用過,播放量加起來有 40 億;快手鄉村歌手大歡的《多年以后》在站內有著上千萬的使用量,同時,也在主流音樂播放平臺酷狗的榜單上成功登頂。在流媒體播放平臺中這些歌曲的評論區內,也有不少網友留言表示是“從快手過來的”。
越來越多快手音樂人的原創歌曲在洗牌音樂榜單,草根歌手也在站外打開知名度。引發翻唱熱潮的《山楂樹之戀》,經過快手主播程jiajia演唱之后獲得了更高的關注度。程jiajia版本的《山楂樹之戀》單只視頻播放量達到 2400 萬,歌曲在QQ音樂、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平臺的日播放量高值達到 1000 萬,在酷狗Top500 榜排名第三。
除此之外,快手也已經成為歌曲宣發的主陣地之一,形成了自下而上,從音樂宣發、變現到上游歌曲制作發行的一種路徑。比如,金久哲的《干就完了》站內使用量超過 1700 萬,花姐的《哐啷》站內使用量 850 萬。
從平臺內部“冷啟動”之后,快手用多元化的音樂匹配多元化的用戶喜好,觸達更廣闊的圈層的用戶,產生“熱聚變”。
聯合共贏,星火燎原
“對于快手而言,我們需要音樂行業里更多上下游資源的加持;對于TME來說,他們也有一些訴求,想要發掘更多的優質音樂人。這是我們達成合作的契機。”完成了“從 0 到1”之后,快手聯合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四大平臺,有意實現“從 1 到10”,思考短視頻平臺和流媒體播放平臺的深度融合。
騰訊TME平臺相關負責人梁韻恒表示:“音樂行業還是很多空間,啟動音樂燎原計劃是決定一起攜手去探索更廣闊的空間。”
快手的 4 億月活用戶,和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四大平臺的 8 億月活用戶,必然有重合的部分,但兩種場景下非重合的用戶增長更值得關注。
流媒體播放平臺的使用場景多為單一的聽歌,而快手代表著視聽兼顧的短時長視頻,兩者的消費產品不盡相同,因此消費時長和頻次不會產生沖突。
用戶在短視頻平臺聽到了喜歡的音樂,可以去流媒體播放平臺搜索并加入歌單,在不方便觀看視頻的場合聽歌;在QQ音樂等平臺聽到某一首歌曲,也會順著相關的用戶評論找到短視頻平臺。
“正因為看到多方共贏的潛力,我們希望重新打造和融合出一個唱、聽、看、演各環節完整的音樂生態,實現全方位的共同引流,制造火人、火歌,突破商業價值的天花板。未來,越來越多人可以通過音樂直播、音樂短視頻、流媒體平臺、K歌平臺等,實現多平臺聯合宣發。”
為了實現這次合作,五大平臺都下注了億萬量級的推廣資源。快手會在站內供給新歌推薦、榜單曝光、粉絲頭條、短視頻流量曝光等資源,而四大平臺將為音樂人提供數據服務、項目專屬曝光資源、專屬歌曲頁面及歌手認證、專區歌曲推薦、電臺曝光、用戶定向推送等。
除此之外,特別優秀的音樂和音樂作品,也將會得到更多的曝光和資源,有望打通上游的歌曲制作和發行的能力和五大平臺在各大城市的上百場的線下演出的機會,撬動潛在的豐富的版稅收益。
這樣一來,在供給端,借由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及全民K歌四大平臺的影響力,能將快手平臺內部有潛力的音樂人輸送到整個音樂行業。在音樂消費這一環,音樂人生產的多元音樂作品又能在五大平臺流通,自由選擇變現通路。
通過音樂燎原計劃,五大平臺對中腰部音樂人進行扶持,打通唱、聽、看、演,多維發力,放大音樂人和原創音樂的價值,試圖改變行業內頭部音樂人獨大的局面。“讓好聽的音樂如星火燎原被全國甚至全世界聽見”,也就意味著讓行業呈現出更繁榮更多元的景象。